调味品行业的2023年:巨头博弈存量竞争复合调味品仍有增长空间
2023年,消费行业在弱复苏的基调中走完全程。一众餐饮、食品公司经营业绩略显平淡,而身居行业上游的调味品行业虽也难言精彩,却也有新的机会和趋势显现。
受到国际原材料价格波动和产品价格下降的影响,传统调味品巨头业绩大多呈现下滑态势;而受餐饮行业复苏以及C端消费者需求恢复影响,复合调味品公司大多在去年取得大幅增长。
一份份年报之中,波动变化的财务数据,此消彼长的经销商数量诉说着过去一年发生的故事:渠道调整、业绩分化 2023年的调味品行业,跌宕中前行。
走过21世纪初的“黄金十年”,调味品行业增速连年趋缓,“整体降温”已是不争的事实。从多家上市公司财报来看,2023年度亦如此。
在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看来,眼下,酱油、蚝油、醋为代表的传统调味品赛道已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巨头之间的博弈必然带来业绩层面上的波动。
琳琅满目的调味品中,以酱油的体量最大,孕育出的上市公司数量也相对较多。以酱油为例,在连续九年实现盈利收入增长后,海天味业(603288.SH,股价39.09元,市值2173.64亿元)交出了一份上市后的“最差年报”。2023年,海天味业实现盈利收入约245.6亿元,同比下滑4.10%;归母净利润约为56.27亿元,同比下滑9.21%。
无独有偶,拥有“美味鲜”“厨邦”等品牌的中炬高新(600872.SH,股价29.1元,市值228.54亿元)在2023年也出现营收下滑。公司去年实现盈利收入51.39亿元,同比下滑3.78%。至于主打“0添加”的ST加加(原简称加加食品,002650.SZ,股价2.24元,市值25.8亿元)2023年实现盈利收入14.54亿元,同比下滑13.78%,净利润则亏损1.91亿元。
落在具体经营上,看似简单的数据增减,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最突出的一个因素就是存量竞争变得更激烈。
以海天味业为例,去年8月底,海天味业曾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业绩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去年上半年,市场大环境、消费需求等仍在快速变化之中,回归到平稳有序状态仍需一定周期。
从具体产品表现来看,受C端需求下滑影响,2023年度,海天味业三大主要营业产品酱油、调味酱和蚝油的销量分别同比下降8.17%、0.41%和1.92%。受销量下滑影响,2023年,公司三大产品营收也全线.08%;蚝油收入42.51亿元,同比减少3.74%。
千禾味业(603027.SH,股价17.18元,市值176.56亿元)也在年报中提及市场存量竞争激烈的情况:“2023年,消费需求低迷,花了钱的人性价比的追求更加极致,市场主体为进一步抢占存量消费需求、竞争更激烈……渠道迭变和商业模式创新,企业获客难度和获客成本加大;此外行业产能相对饱和,企业竞争加剧。”
千禾味业直言:“主流调味品市场存量竞争更激烈,企业进一步调整产品价格带,打折促销力度加大、频次增多。”
不过,尽管海天味业等业绩下滑,千禾味业还是实现了业绩高增长。2023年,千禾味业实现盈利收入32.07亿元,同比增长31.62%,归母净利润5.3亿元,同比增长54.22%。
在朱丹蓬看来,随着行业进入百花齐放的阶段,巨头们的营收变化是正常现象。海天味业作为业内头部公司,其失去的市场占有率在某一些程度上能够理解为是被别家分食的结果。
除了市场需求的变化,去年8月接受调研时,海天味业还提到影响业绩的另一个因素——经销商库存。自2023年以来,海天味业“着力调节经销商库存水平,确保市场整体的健康发展”。
海天味业并未详细说明公司究竟如何调节经销商库存水平。不过从全年结果来看,公司主力产品酱油、调味酱和蚝油的库存全都出现大幅度增长,分别同比提高152.54%、165.68%和61.93%。与此同时,公司酱油产量同比减少了3.45%,调味酱和蚝油的产量仅分别同比增加3.67%和0.85%。
作为人们日常饮食中的重要消耗品,酱油等传统调味品与大部分消费品类相同,极度依赖渠道端的建设。
截至目前,海天味业一直是行业内线下渠道建设最完善的企业之一。但2021年以来,海天味业的经销商数量开始持续下滑,从2021年年末的7430家,下降至2023年末的6591家。
面对外界对公司经销商数目变化的质疑,海天味业管理层直言:“经销商数量与营收之间不是呈正向比例关系,经销商数量的减少一种原因是公司对网络的主动优化,不简单追求经销商数量的增加,更注重经销商的发展质量 另一方面在存量经济下,竞争也更激烈,一部分效率低下缺乏竞争力的小规模经销商被市场所淘汰。”
值得注意的是,在海天味业削减经销商的同时,2023年实现扭亏的中炬高新以及业绩高增长的千禾味业纷纷对经销商队伍进行扩张。
财报显示,2023年,中炬高新净增经销商81个,截至年末经销商数量为2084个,区县开发率为72.24%,地级市开发率为94.36%;千禾味业截至年末的经销商数量达到3250家,同比增加1020家。
除了线下渠道,近几年来,调味品公司也在线年年报中,不止一家公司提及了线上业务对公司的重要性。但多数公司线上渠道的营收都出现增长停滞或下滑。
财报显示,2023年,海天味业线%,海天味业对此解释称,主要是优化了线上渠道的产品矩阵。此外,中炬高新线万元。千禾味业的线年基本持平。
2023年年报显示,天味食品(603317.SH,股价14.45元,市值153.95亿元)全年实现盈利收入约为31.49亿元,同比增长17.02%;实现归母净利润4.57亿元,同比增长33.65%。分产品来看,天味食品去年在火锅调料、中式菜品调料、香肠腊肉调料、鸡精等多个产品板块实现收入正增长,对应产品营收分别为12.22亿元、15.19亿元、2.96亿元、4733.75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97%、28.58%、47.73%、14.75%。
另一家火锅底料巨头、海底捞火锅底料供应商颐海国际(股价17.22港元,市值178.52亿港元)也实现盈利增长。财报显示,2023年,颐海国际全年实现收入61.48亿元,保持稳定;净利润9.07亿元,同比增长11.2%。分产品来看,单火锅调味料产品就为公司贡献了66.5%的营收。
在朱丹蓬看来,复合调味品一定是行业的未来方向。“因为新生代作为主流的花钱的那群人,对复合调味品的需求是增大的。餐厅B端对于复合调味品的刚需度,也在持续上升 复合调味品个性化的领域肯定是有增长。”
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研究报告,2021年我国复合调味品市场规模约为1588亿元,预计2027年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36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3.3%,增速高于调味品整体行业,成为大消费领域极具市场潜力的一个赛道。
基于此,传统调味品企业纷纷将复合调味品视为第二增长曲线,加大在这一领域的布局。比如,海天味业推出了黄豆酱、拌饭酱、火锅底料等产品;千禾味业推出柠檬醋、火锅醋;中炬高新旗下的厨邦品牌推出火锅底料、火锅鲜蚝油等。
2023年年报显示,海天味业代表多元化产品的别的产品实现盈利收入34.99亿元,同比增长19.35%。
不过,前期几乎固化的品牌形象,让巨头跨足复合调味品市场时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以海天味业为例,去年其多元化业务的毛利率同比下滑5.3个百分点。
在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看来,眼下,酱油、蚝油、醋为代表的传统调味品赛道已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巨头之间的博弈必然带来业绩层面上的波动。
Copyright © 2021 极速直播免费体育直播_jrs极速体育NBA直播吧 粤ICP备18114442号